300630,终止上市!

300630,终止上市!

任平蓝 2025-04-20 外汇知识 24 次浏览 0个评论

  (300630)即将告别A股。

  4月18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关于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上市的公告》。根据公告,深交所对*ST普利股票及可转债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同日,*ST普利(300630)发布相关公告称,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将于2025年4月28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300630,终止上市!

  重大财务造假

  2025年3月21日,*ST普利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查明的事实,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同时,2021年、2022年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6.69亿元,且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3.83%。

  具体来看:

  2021年至2022年,普利制药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其中,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436,004,495.01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90%,对应营业成本128,197,101.98元,多计利润总额290,175,562.61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2.06%;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455,776,233.78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5.23%,对应营业成本69,013,203.17元,多计利润总额379,066,467.07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6.36%。

  同期,普利制药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导致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77,997,346.38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17%,对应营业成本77,997,346.38元;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9,259,735.84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28%,对应营业成本59,259,735.84元。

  综上,普利制药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514,001,841.39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4.07%,对应营业成本206,194,448.36元,多计利润总额290,175,562.61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2.06%;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15,035,969.62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51%,对应营业成本128,272,939.01元,多计利润总额379,066,467.07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6.36%。普利制药披露的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ST普利的财务造假行为触及创业板规定的“公司披露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根据处罚决定书结论,*ST普利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可转债将同步终止上市或者挂牌。

300630,终止上市!

  深交所:终止上市

  在*ST普利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日,深交所对*ST普利依规启动股票终止上市程序。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随即于3月24日起停牌。在停牌前,*ST普利股价报2.49元/股,总市值13.98亿元。

  4月18日,深交所对*ST普利股票及可转债作出终止上市决定。根据公司最新公告,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将于2025年4月28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进入退市整理期后,公司股票简称为“普利退”,股票代码为“300630”,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为 20%。

  公司可转债在退市整理期前 14 个交易日的证券简称为“普利转退”,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证券简称为“Z 普转退”,可转债代码为“123099”,可转债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为 20%。

  普利制药成立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24年4月16日,普利制药公告收到海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决定。

  根据公告,现场检查中,海南证监局发现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要求公司对相关年度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自查,并向海南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将视后续检查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之后,公司公告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难产,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2024年5月6日起停牌。

  2024年5月8日,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普利制药遭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海南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均对公司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事项作出相应行政处罚和纪律处分。

  立案近两个月后,普利制药2023年年报姗姗来迟。2024年7月5日晚间,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以及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多年度多项财务数据进行大幅更正调整。

  但上述更正事项未得到会计师事务所认可。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因无法核实前期差错更正事项是否完整、更正金额是否准确,对公司2023年年报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普利制药因此遭遇中国证监会二次立案。2024年7月7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300630,终止上市!

  退市并非终点 将立体化追责

  证监会表示,对于存在严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行政处罚、强制退市并非终点,证监会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也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对于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承受损失的适格投资者,中证投服中心将积极发挥专业作用,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代表人诉讼等方式依法帮助投资者维权,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证监会也将对相关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调查。

  当前,证监会与相关部委持续建立健全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机制,特别是《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在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推动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证监会还深化行政刑事衔接配合,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推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开展,运用支持诉讼、代位诉讼等民事司法程序,督促财务造假行为人赔偿投资者损失。

  统计显示,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92项;罚没款金额153.42亿元,为2023年的2.4倍;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4.56%。强化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2024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通报线索178件。依法处罚恒大地产、华道生物等欺诈发行案件,极大震慑发行注册环节违法违规。严肃惩处锦州港、紫鑫药业等恶性财务造假案件,有力整肃净化市场环境。与财政部协同,严肃查处恒大地产审计机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依法严惩宜华集团等债券市场违法主体。

  业内人士指出,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始终是证券监管执法重点,未来监管部门将不断加大针对财务造假的政策“组合拳”力度,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持续提高违法成本,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将“财产罚”与“资格罚”日趋常态化,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逐步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新格局,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济南华森老年公寓,本文标题:《300630,终止上市!》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