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艺术梳理近期一周精彩展览:在上海,一系列策划颇久的特展大展近日渐次呈现,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上海油画雕塑院“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浦东美术馆“时代逸飞”等特展,上海海派艺术馆则呈现“今日海上”与“今日维也纳”两大特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正在热展,可同赏宋徽宗奇石与莫奈睡莲;在安徽美术馆,则将呈现“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大展。
在海外,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迎来开馆130周年,举办其规模最大的国宝展,展现佛教与神道美术名品;京都国立博物馆“美的熔炉”特展则呈现日本国宝;在巴黎,则有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七十多年来的创作历程的回顾展。
上海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展期:4月26日-7月27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有着传奇色彩的建筑大师贝聿铭(I. M. Pei ,1917–2019)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也是上世纪至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美藉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呈现逾400件展品,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摄影、影像及文献资料,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公开亮相。
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
展期:2025年4月18日~6月2日
地点: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在艺术家陈逸飞辞世20周年之际,浦东美术馆的这一年度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成长岁月”“心灵之桥”“海上风华”和“大视觉时代”四个板块,全面呈现了陈逸飞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创作。展览以《开路先锋》等红色题材作品为起点,还包括《黄河颂》等经典之作。
法布里斯·伊贝尔:从山谷中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5年4月2日—6月29日

此轮书画常设展,上博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馆藏。包括东晋王羲之《草书袁生帖》页、唐代虞世南《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卷以及北宋郭熙《幽谷图》轴、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轴。
“今日维也纳”激活未来——维也纳当代艺术展
地点:上海海派艺术馆二楼(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
日期:4月22日—5月25日

展览呈现当下维也纳艺术家的大量作品,玛格丽塔是一位具有独到眼光的当代艺术策展人,她熟悉奥地利的艺术家,也了解中国的文化进程,此次展览即由其策划。
刻意
地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
展期:4月1日—6月2日

展览共遴选清初至光绪时期单色釉瓷器118套,共分11个板块,涵盖红、蓝、黄、白、青等多种釉色。极简即为大雅,单色釉瓷器,至纯至简,归于本真,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为纯粹的审美观念。展览将以单色釉瓷器纯净之美,展现清代景德镇瓷艺的巧夺天工,并与观众共观古代瓷器的一色千秋,感悟古人的匠心智慧,品味瓷韵的至高境界。
铜为鉴·以照行: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宋金铜镜展
地点:嘉定博物馆
展期:2025年3月18日—6月20日

自2015年春“董桥墨趣”始,松荫艺术与董桥先生结缘至今,已整整十年。展览呈现董桥先生从2015年至今的历年作品,清丽雅致,其中更有一件董桥先生手书两宋词二十四首八米长卷。这场与董先生的十周年纪念展,既是回望,亦是承续。
镜像:卢齐欧·封塔纳与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展期:2025年3月20日—6月15日
地点:Prada 荣宅(陕西北路186号)

展出逾100件作品,分章节展示透纳艺术生涯的发展及创作风格变化。展览还通过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与透纳的艺术遗产对话,以21世纪视角重新诠释18世纪的艺术理念,让观众领略大师杰作与艺术“崇高”的多元表达。
上海:摄影之都 1910年代-2020年代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4年12月25日—2025年5月5日

展览汇集35位长期生活于上海的摄影师与艺术家的268件作品,以及超过80件(套)相关资料、展品,以上世纪初就活跃于上海的丁悚、陶冷月、金石声等艺术家的作品为起点,呈现上海与摄影跨越百年的变迁与发展。
北京
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
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期:4月1日——6月29日

展览以“交融与对话”为主题,通过“犍陀罗”“麦积山”“共融之光”三大板块展开。其中,展出的犍陀罗雕塑均通过技术扫描、3D打印等技术复制而成,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对于犍陀罗艺术遗产的数字化与深入研究的一次合作。
震荡不消磁——探测19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声音实践
地点:中间美术馆
展期:2025年2月22日—6月1日

展览聚焦中国内地及香港发生的声音创作及其历史,意在将声音艺术视作一种能动且具有渗透力的实践方法,探索其对话现实的诸多可能。展览包括57位(组)声音艺术家的近60件作品,特别是过去20年中活跃在声音创作前沿的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展览还呈现了自1990年代以来,与声音实践相关的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影像、摄影、文稿、设计图、网页以及实物等。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
地点:首都博物馆
展期:2024年11月20日—2025年5月18日

展览汇聚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等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270件(套)藏品,全面涵盖古希腊文明各个时期。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4年11月6日—2025年6月5日

展览将以“美”为主题,不同于以往以历史时期为主线的展览叙事,从“日常”“妆饰”“人体”三个角度展开古希腊生动的美学图卷,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代表性文物,时间跨越5000年之久,涵盖基克拉迪文明、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以及几何陶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等古希腊所有重要历史时期。展品绝大部分为首次出境展出。
安徽
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之安徽站
展期:4月22日-6月15日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1楼3号展厅

知名艺术家石虎辞世后的首个大型展览“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从上海走进安徽省美术馆,18米长的石虎大尺幅作品《伏娲纹铭图》也作为本次展览的重要作品也首次面向公众,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追思,更是一次对文化自信与创造力的集体唤醒。
江苏
吴国的北方朋友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期:2025年3月21日—6月5日

本次展览将呈现吴作人和李苦禅的45件书画作品,回顾他们长达四十年的交往与情谊,探索二人艺术风格理念的异同,以及他们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吴作人曾赴法国留学,他借鉴西方油画的观念和技法,提升中国画的造型能力。李苦禅师从齐白石,擅长创作大写意花鸟画,画风浓重豪放、气势磅礴。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5年1月22日—7月20日

展览叙事横跨14至17世纪,将明代中国置于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中,通过“日月初升”“航海传奇”“白银贸易”“无问西东”“美美与共”五个部分,以逾400件(套)展品呈现明代中国与世界的互通、共融。
“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夏阳艺术展
地点:金陵美术馆
展期:4月10日—7月13日

93岁的知名艺术家夏阳近年一直定居上海,继今年初捐赠130件艺术作品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后,昨天再次捐出89件作品给南京金陵美术馆。此次展览以夏阳的捐赠作品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文献、珍贵图片资料,全面呈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创作历程与精神世界。
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
地点: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持续至5月18日

展览通过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丝织品、车马器、陶俑等种类文物,讲述古今中外,人类与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关系。
浙江
跋涉与追索——华茂教育典藏中国美院两届全山石油画创研班作品展
地点:华茂美术馆
展期:4月10日—7月9日

本次展览集结“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委会选出的26处遗址出土的400余件文物,分“文明新证”“越地风华”“东南肇兴”“海陆交响”4个篇章,呈现浙江万年文化史的壮阔长卷。
郁勃纵横——吴昌硕、钱瘦铁、桥本关雪艺术传承展
地点:湖州市美术馆
时间:3月30日—6月29日

徐悲鸿作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枢纽人物,其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术逻辑。展览通过徐悲鸿的“江南徐生:启蒙、求学与艺术蜕变(1895-1925)”“生于忧患:艺术教育与家国情怀(1926-1936)”和“自强不息:民族责任与美育思想(1937-1953)”三大历史切片,结合73件代表作品与大量文献的互文性叙事,深度解码其“艺术救国”理念与“写实主义”方法论的时代生成机制。
友涵与余友涵:余友涵的早期经验与晚期风格
地点:深圳美术馆(新馆)
展期:2025年3月25日—6月16日

展览展出来自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134件(组)珍贵雕塑,展现作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带观众领略遥远的地中海之滨,古代人类对人体美的极致展现,对理想、对和谐、对美的不懈追求。这些雕塑作品,无论是神像、英雄像还是普通人物的雕像,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
地点: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5年1月1日—5月5日

展览由山西博物院联合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6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以206组珍贵文物,展现了东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领略那个时代的风采。
辽宁
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时间:3月29日—6月15日

展览从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以简牍为媒介,解码古代甘肃地区独特的文化基因,全面、生动地展现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展出重点文物包括“诏书”木楬、“甲渠候官”木简、“悬泉置”木简等。
漫步美中——古罗马时期女性主题文物展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期:2025年1月1日—7月1日

展览以意大利久负盛名的卡比托利欧博物馆馆藏为核心,同时获得国内外十余家展览机构支持,由中方和意方博物馆专家学者组成联合策展团队,精心遴选古罗马时期及我国两汉时期与女性生命历程相关的文物共计150余件套,旨在用实物呈现两千年前古代世界中女性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昂扬的生命力量,再现绚丽多彩的女性叙事。
河北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
地点:河北廊坊新绎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2025年6月15日

该展览是新成立的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的开幕首秀,以博伊斯的生态艺术项目《7000棵橡树》为切入点,分七个章节回顾博伊斯的艺术。
湖南
惟楚风流——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
地点:湖南博物院
展期:2024年12月17日—2025年11月16日

展览遴选湖南博物院藏明清时期湘籍或客湘士人的作品九十余件(套),试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明清时期湖南风雅士绅的书画艺术。
香港
毕加索──与亚洲对话
地点:香港M+博物馆
展期:2025年3月15日—7月13日

展览将陈列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收藏的清朝初期(17世纪)至当代的山水画作。展出作品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三个世纪的发展脉络:清初新安画派的查士标继承文人画传统,晚清岭南画派提倡中西折中,民国的广东国画研究会提倡于传统中觅改良,而黄宾虹、刘海粟等人的创作则体现了现代中国绘画多元发展的趋势与形态。
修明武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5年1月22日—2026年1月21日

展览分为“龙兴八旗”“刀剑天下”“骑射与枪炮”“操阅与军礼”“以图为史”和“防御海疆”6个单元,通过约190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军事文物,包括盔、弓箭、刀剑、马具、绘画、织品、图籍、科学仪器等众多类别的物品,呈现清代军事组织、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期:持续至2025年5月4日

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及凡尔赛宫近150件珍品,呈现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互相欣赏、启发及交流的历史,以及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
台北
悦耳:倾听画里的声音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 2025年4月19日 - 6月22日

本次展览为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2025年度第一回藏品展,共展出148件作品,涵盖绘画、陶瓷、雕塑、纺织品等类别。
希尔玛·阿芙·克林特展
地点: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展期: 2025年3月4日—6月15日

希尔玛·阿芙·克林特(1862-1944)是瑞典艺术家,早在1906年便完成自己的第一幅抽象绘画,比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更早地涉足抽象艺术领域,因此被视为西方抽象绘画艺术的重要先驱者。这是艺术家亚洲的首次大型回顾展,以其代表作系列“神殿绘画”为中心,共展出约140件作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全面回顾阿芙·克林特的艺术生涯,探求她的创作特色及灵感源泉。
莫奈 睡莲时刻
地点:京都市京瓷美术馆
展期:2025年3月7日—6月8日

展览以莫奈“睡莲”系列画作为中心,展出法国玛摩丹美术馆收藏的约50件莫奈画作,结合日本国内的藏品,全面回顾莫奈晚年的艺术创作。此展在东京展出时,引起极大反响。
新加坡
镜中镜:心灵之旅
地点:艺术科学博物馆(ArtScience Museum)
展期:2025年3月1日—7月6日

展览运用尖端技术与创意艺术使人的内心世界可见化,让观众自行选择探索路径,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人类思想的潜力和无尽创造力。
法国
大卫·霍克尼25
地点: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
展期:4月9日—8月31日

本次展览是奥赛博物馆“艺术就在街头”衍生展,展出海报设计师 Leonetto Cappiello(1875-1942)海报设计作品。Leonetto Cappiello 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与此前海报设计师追求的画面整体感和油画构图不同,他创新性地尝试以简洁背景和色彩对比突出中心人物,强调视觉焦点,对后来的广告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展览将呈现 Cappiello 自1899年至1939年参与的重要广告项目,同时追溯他从习作、草图到定稿的创作流程。
法国装饰艺术设计师 Jacques-Émile Ruhlmann 作品展
时间:3月12日—6月1日
地点:装饰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装饰艺术一百年”系列纪念展之一,致敬装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法国设计师 Émile-Jacques Ruhlmann。Émile-Jacques Ruhlmann 是一位家具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他的作品以取材珍稀、设计精巧著称,是装饰艺术运动中奢侈和现代性的代表。展品包括 Émile-Jacques Ruhlmann 生前留下的26本素描本、1925博览会展厅壁纸、两家壁纸制造商 French Wallpaper Society 和 Desfossé & Karth 提供的原始壁纸等。
苏珊娜·瓦拉东
地点:蓬皮杜中心
展期: 2025年1月15日—5月26日

蓬皮杜中心2025年的开年重磅展览献给19、20世纪之交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苏珊娜·瓦拉东(Suzanne Valadon)。汇集了200多幅绘画与素描作品,此次展览全面回顾了瓦拉东大胆且极具独创性的职业生涯,追溯了这位艺术家独特的人生轨迹,为我们展示了从她作为蒙马特地区备受青睐的模特,到她在同行和评论界获得认可的历程。
英国
惊人之作:维克多·雨果的素描
地点: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RA)
展期:2025年3月21日—6月29日

14世纪初叶,锡耶纳作为意大利的艺术之都,吸引大批艺术家前来学习、合作和探索。展览将汇集超过100件欧洲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金属器和纺织品等,阐述锡耶纳艺术家的创造力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重点展品包括杜乔(Duccio,约1255-1319)的“梅斯塔”祭坛画和西蒙尼·马蒂尼(Simone Martini,1284-1344)的“奥尔西尼”多联画。
从戈雅到印象派:奥斯卡·莱因哈特收藏
地点:科陶德美术馆
展期:2025年2月14日—5月26日

科陶德美术馆以2025年奥斯卡·莱因哈特艺术馆闭馆修缮为契机,承办奥斯卡·莱因哈特收藏在瑞士境外的首次大规模展出。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先驱西奥多·杰利柯、法国现实主义画派创始人古斯塔夫·库尔贝,以及多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展品包括马奈《在咖啡馆》、亨利·德·土鲁斯-劳特累克《小丑沙乌考》、塞尚静物画以及梵高在阿尔勒住院时期创作的两件作品。
透纳:光与影
地点: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斯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2025年11月2日

今年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诞辰250周年。此次展览展出了透纳一系列版画与水彩画作。其中,《Liber Studiorum》(研习之书)是透纳耗时20年完成的71幅版画系列作品,此次展览得以将其全部展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他是如何在版画与绘画中利用线条、色调和空间的。
莫卧儿帝国:艺术、建筑和奢华
地点: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展期:2024年11月9日—2025年5月5日

本次展览将汇集超过200件古代伊朗和印度北部地区艺术家和工匠的作品,展现莫卧儿帝国黄金时代(约1560-1660年)的艺术成就,时间跨度涵盖阿克巴、贾汉吉尔和沙贾汗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蒂尔扎·加伍德:超越拉维利厄斯
地点:杜尔维治美术馆
展期:2024年11月19日—2025年5月26日

展览展出其作品80多件作品,探索她“精致的天真”风格——以表面看似单纯的主题传达更深层的意义。展览涵盖她创作的所有领域,包括几乎所有现存的油画作品,以及她充满幽默感的木刻版画、铅笔素描、实验性的云母纸设计及拼贴纸构作。
德国
蓝骑士宇宙:从康定斯基到坎彭顿克
地点:柏林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5年3月1日—6月15日

展览分为7个章节,分别介绍康定斯基的版画、弗兰茨·马尔克的动植物画、奥古斯特·马克的纸上绘画、蓝骑士团体内的女性艺术家、《蓝骑士》年鉴以及曾在1912年举办过蓝骑士画展的柏林先锋派画廊“风暴画廊”等各个方面。
康定斯基的宇宙——20世纪的几何抽象
地点:波茨坦巴贝里尼美术馆
展期:2025年2月15日—5月18日

展览汇集70位艺术家的125件作品(以12件康定斯基作品串联),展现了几何抽象艺术在20世纪欧洲和美洲的发展。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探索,更是一次对现代主义极致追求的回顾。自康定斯基以来,西方的艺术家们逐渐从描绘可见世界转向了探索色彩、线条与形状的互动,将其视为一种超越国界的视觉语言。
瑞士
北极光
地点:贝耶勒基金会
展期:2025年1月26日—5月25日

该展由盖蒂博物馆携手巴黎奥赛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共同举办。展览中的绘画作品聚焦于卡耶博特对男性形象的高频描绘,即使是在传统上属于女性的空间也不例外。其画作通过突出他在人物绘画中对性别角色的独特处理,展现了他作品中惊人的创新性。
打破范式:布鲁克林博物馆建立200周年
地点:布鲁克林博物馆
展期:2025年2月28日—2026年2月22日

展览旨在庆祝布鲁克林博物馆建立200周年,分为“布鲁克林制造”“布鲁克林博物馆及其藏品的建设”“艺术礼物”三个章节,以新颖的叙事方式,探索馆藏的丰富历史和未来发展前景。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自然之魂
地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5年2月8日—5月11日

在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年)的画笔之下,自然拥有的魅力不仅限于直接的描摹,也是情绪与灵魂的栖息地。浪漫主义的理念不仅体现于光影与色彩在画布上的交织,更是风景与内心的隐秘共鸣。展览通过作品,邀观众品味自然与灵魂的诗篇。
镕古铸新:宋元明清铜器展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5年2月28日—9月28日

展览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合作主办,汇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约100件藏品,以及大英博物馆、赛努奇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的近100件借展藏品,以铜器为核心,辅以绘画、书法、陶瓷、漆器、玉器等不同类型的文物,阐述中国宋元明清对早期青铜礼器传统的解读、传承与发展,呈现中国晚期铜器的独特艺术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